五位券商经济学家畅谈经济及资本市场发展 资本市场为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精神,中国基金报邀请五位知名券商经济学家畅谈经济及资本市场发展。

  经济高质量发展对资本市场意味着什么?“新发展格局”的最新定调有何内涵?货币政策、房地产政策变化趋势怎么样?消费能否成为2023年乃至未来10年发展的动力?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发展部联席负责人、宏观首席分析师黄文涛,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兼宏观固收首席分析师董德志。

  受访经济学家表示,资本市场将通过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功能,为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特别是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资本市场都将发挥积极作用。经济高质量发展对资本市场是长期利好,能够提高估值水平,即打造牛市的基础。关注高质量发展指数各个层面的发展节奏,对于资本市场的结构化投资布局具有中长期方向性指引。

  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牛市基础

  资本市场为高质量发展助力

  中国基金报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你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及资本市场影响怎么看?

  李迅雷:我国经济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这在全球实为罕见,但经济增长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GDP增速是总量指标,股价指数是质量指标。这些年来,股价指数起伏不大,主要原因是估值水平的下移,即所谓的“预期转弱”。如果今后经济增长的质量能够提高,则意味着上市公司的质量也能相应提高,这对资本市场应该是长期利好,能够提高股市的整体估值水平,即打造牛市的基础。

  董德志:高质量发展包含了五层内涵: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共享发展、开放发展以及绿色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将支撑股票指数呈现稳步抬升的趋势性走势,关注高质量发展指数各个层面的发展节奏,对于资本市场的结构化投资布局会具有中长期方向性指引。

  管涛: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资本市场作为连接实体经济与金融资源的重要枢纽,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资本市场将通过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功能,为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邵宇: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资本市场必将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都需要加快建设中国的资本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强化对重点领域融资支持,为实体经济精准赋能。

  黄文涛:高质量发展不是凭空来的,是由我国历史发展阶段所决定的。改革开放后,我国的主要矛盾决定了需要迫切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尽快富裕起来。传统发展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发展需要,迫切需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也就应运而生。

  新发展格局要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更要注重科技创新

  中国基金报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发展的安全性主动权。对 “新发展格局”最新定调,你怎么看?

  邵宇: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重要内容,其核心是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包括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等。同时,新增了关于安全领域的要求,提出要“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因此,我认为对“新发展格局”最新定调,实际上是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再次强调。

  李迅雷:新发展格局,即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但要国内、国际大循环顺畅和可持续,不能在太多领域受制于人。我国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创新能力不足问题凸显,因此,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我国产业链还处于国际分工体系的中低端,而且产业链面临中高端向发达国家回流、中低端向一些发展中国家分流的两头受挤压力,所以,仍需要积极应对,以高水平市场化的机制来吸引人才、推动创新。

  管涛:近年来,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部分国家搞小院高墙和脱钩断链,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风险。对此,一方面,我国一直奉行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继续扩大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提升国际大循环的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在一些关键的科技创新领域,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和自主可控能力,尽快补齐短板,解决“卡脖子”问题,牢牢掌握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主动权。

  黄文涛:新发展格局需要统筹安排多方面的工作,必须进一步平衡供需关系,一方面扩大内需,另一面深化供给侧改革;需要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重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全面推进数字经济,提升生产效率,更要注重科技创新,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掌握核心技术,不受制于人;要统筹区域、城乡的关系,打通各个环节,实现国内大循环,更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发,激发市场活力。

  董德志:在新发展格局方向指引下,我们认为必须加大对于中国自身产业领域的发展与支持。特别在产业升级和产业转型方面下大力气,争取实质性发展。产业升级方向要更关注“专精特新”领域,重点关注高质量发展下的“卡脖子”领域,如计算机(EDA等)、半导体(光刻机、光刻胶)、先进复合材料、高端机械制造、机器人、航空航天等。产业转型方向要注重关注能源革命主线下的电力设备新能源中长期机遇,关注新能源细分结构下的创新领域,如钠电池、氢能和复合集流体等。

  财政加力提效+货币精准有力

  助力经济复苏和稳增长

  中国基金报记者:结合今年以来财政货币政策变化趋势,你怎么看2023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邵宇:当前政策需要关注的焦点是考虑如何使中国经济增速尽快回到潜在增长水平。今年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放松,但相较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宽松的效果会相对有限。

  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加力”就是要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包括在财政支出强度上加力、在专项债投资拉动上加力、在推动财力下沉上加力。“提效”,就是要提升政策效能,包括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增强精准性和针对性,着力助企纾困;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效带动扩大全社会投资,促进消费;加强政策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精准”主要体现在“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抵押补充贷款(PSL)等将进一步发力。而“有力”,则意味着央行将通过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管涛: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具体要保持支出强度,优化支出结构。前者包括统筹财政收入、赤字、专项债、调度资金,合理安排赤字率和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确保政府投资力度不减,持续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后者主要体现在要完善减税、退税、降费政策,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投入,支持补短板、强弱项,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持续创新和完善财政宏观调控。

  2023年货币政策的定调是精准有力。1月份,信贷数据实现开门红,除社融数据同比稍弱外,M2和人民币贷款数据均好于去年同期。

  黄文涛:2023年的货币政策还将延续稳健、精准的思路。为了继续支持实体经济复苏,货币政策还将保持稳健并继续降低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为应对今年潜在的流动性缺口,央行将继续通过扩大逆回购、常备借贷便利等日常工具用量来平抑流动性极端波动,同时适时动用准备金工具来释放长期流动性。

  2023年的财政政策将继续加力提效,助力经济复苏期的稳增长。一是动用财政贴息和减税降费等政策,进一步缓解企业流动性紧张问题,促进企业端形成更多资本性支出,达到稳企业、稳就业、稳投资的政策目标。二是统筹赤字、专项债、政策性金融工具等财政预算内和准财政政策工具,在上半年经济企稳复苏的关键时期托底稳增长。三是防范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董德志:我对于2023年的宏观经济运行持有非常乐观的预期,财政政策应该是2023年宏观政策的主要发力方向。财政政策需要在总量层面更加发力作为,引导市场经济主体的预期摆脱偏弱的格局,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货币政策更加强调精准有力,结合近些年中央银行创设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我更相信货币政策针对特定领域、特定行业施力发挥的空间更加充足,涉及总量层面,更可能是保持原有的合理充裕基调。

  总体来看,2023年的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步入了后疫情时期,自身的修复与平衡力就已经具备,如果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产业政策层面施以必要的帮扶,相信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会更加顺畅,更加有助于提振市场的信心。

  李迅雷: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用到了同一个字——力。2023年的财政政策应该会进一步加大“积极”的力度,体现在财政支出上的规模更大。今年在防控疫情方面的支出将会减少,在支出结构上,用于扩内需的比重有望进一步增加,尤其用于改善民生和促消费方面,投入将显著增加。

  货币政策方面,按照“三稳”的目标,货币政策必须兼顾经济增长、就业和通胀控制这三大目标的实现。今年结构性的宽松货币政策预期还会继续,下半年有望再次降息以支持实体经济。

  房地产行业有望步入改善修复期

  中国基金报记者:房地产行业政策和发展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对于房地产行业2023年发展趋势和对经济、资本市场的影响,你怎么看?

  李迅雷: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是确保稳增长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因此,2023年房地产行业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将小于2022年。当然,稳房价、稳地价和稳预期,并不是说房地产行业还会继续上行,要看到人口老龄化的增速要明显超过城市化率的增速,在总人口数量减少的大背景下,购房需求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平稳发展只是改变发展的斜率,让其更平缓,但不能改变趋势。今后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度会进一步降低,对资本市场而言,房地产的需求减弱,意味着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比重会下降,直接融资比重会上升,有利于资本市场发展和繁荣;同时,居民会减少房地产的配置,增加对金融产品的配置,也有利于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资本市场将吸引更多的资金入场。

  邵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3年的房地产市场底线为“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并重申要充分认识到房地产行业的重要性。预计化风险、保稳定将成为2023年房地产市场主旋律,政策大基调仍以宽松为主。预计除一线城市外,限购政策或将全面松动,“认房又认贷”政策也将松动,二套房首付比例或将继续下调。

  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行业规模大、社会影响面广、上下游产业链关联行业众多,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必将给经济增长带来重要的助力。同时,房地产市场也会深刻影响资本市场。地产回暖带动居民预期和经济基本面的好转,同时由于“房住不炒”政策延续,房产的投资属性或将逐渐被剥离,整体将利好资本市场的发展。

  管涛: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下行压力逐渐增大。由于行业监管趋严,部分房企资金链断裂,进而造成债务违约和交付困难等问题,严重影响到行业和消费者信心。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经济而言,既是动力源,也是风险源。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此也颇为重视,花了大量篇幅讲房地产市场,提出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

  如果2023年房地产市场能筑底回升,不仅能够有助于内需企稳,带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也有助于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对于资本市场来说,一方面,房地产行业和内需的有效恢复有助于市场强预期的验证,提振市场信心;另一方面,与房地产上下游相关的产业和企业盈利也能够得到改善,有助于上市公司基本面的修复;此外,在房地产行业向新发展模式转换的过程中,也蕴含新的投资机会,资本市场可以通过发挥其资源配置的功能,协助地产行业完成发展模式的转变。

  黄文涛:今年1月,刘鹤副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针对房地产问题指出,房地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与房地产相关的贷款占银行信贷的比重接近40%,房地产业相关收入占地方综合财力的50%,房地产占城镇居民资产的60%,着力凸显房地产行业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释放出了积极的政策信号。从去年开始,地产政策沿着“救需求、救项目、救企业”的思路循序渐进,预计今年两会前后仍会出台利好政策以支持地产行业筑底回升。

  目前地产行业供给和需求两端较去年有一定好转,对于资本市场而言,短期建议关注地产复苏后产业链投资机会,地产复苏逻辑预计也将催生更多优质国企、央企和民营企业龙头的前融需求,今年不良债权的收购配资等机会将越来越多。

  董德志:从2021年开始,我国对于房地产行业进行了整顿和调控。2023年,房地产行业有望进入改善修复时期,基本面环境要明显强于前两年,这对于中国的宏观经济发展也是一个有利因素,同时房地产市场的软着陆格局有助于增强资本市场的风险偏好情绪,提振市场信心。

  内需是决定今年国内经济的“胜负手”

  中国基金报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中央发布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对于2023年内需发展趋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例,你怎么看?

  李迅雷:内需包括投资和消费,投资对经济发展起关键作用,消费起基础作用。今年在政策层面,将更侧重于稳住房地产,预计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不会出现大幅度负增长,基建投资增速在5%~6%左右。在鼓励消费方面,国家应该会出台更加有效的政策,消费则有望出现显著回升。

  邵宇:相关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约2.26亿人次,同比增长71.2%;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电影票房达到67.58亿元,位列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第二位。

  强劲的数据,反映了我国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旺盛,也显示出我国经济复苏的活力和市场信心的提振。后续随着一系列包括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合理增加消费信贷等配套政策的出台,内需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比例将不断增加。

  管涛:过去三年,我国经济复苏不均衡、基础不牢固,其中表现为外需恢复快于内需,投资恢复快于消费。然而,随着海外货币持续紧缩,外需可能进一步回落,对于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将进一步减弱。

  对此,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同时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因此,内需复苏情况将是今年国内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胜负手”。

  从长远看,中国促消费有较大潜力。2017年~2021年,排名世界前20大经济体的消费率的平均值为73.2%,中位数为74.5%。同期,中国消费率平均仅为55.1%,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董德志:从最近三年疫情干扰期来看,我国内需部分对于GDP的同比贡献率大致保持在80%附近,其中,消费对GDP的同比贡献率为50%附近,而2022年一度跌落到30%~40%。从疫前情况看,消费需求对于GDP的同比贡献率高达60%~70%。

  2023年的目标是尽力恢复到疫情前状态中,因此我们预计内需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的拉动贡献率有望恢复到疫情前的附近。从更长期来看,伴随中国新发展格局的建立、发展与成熟,内需占比保持高水平,是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体的重要标志。

  黄文涛: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连续11年保持在50%以上,是需求结构中的大头。2022年受疫情冲击,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拉动仅为0.98%,比2021年下降3.92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仅为32.8%,比2021年下降25.5个百分点。

  展望2023年,内需发展趋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例无疑将是上升的。从内外需结构来看,全球经济进一步放缓几成共识,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大概率进一步减弱,因此,内需的贡献将上升。从内需结构看,将明显上升的主要是消费端,疫情的影响已大幅减弱,消费场景不断修复,消费、就业、收入也将形成正向反馈,最终消费支出预计将实现较高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大幅提升。

关键词阅读:券商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卢珊 RF10057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