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共同富裕需完善制度保障

  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增进民生福祉。报告指出,要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取得了历史性进步、全方位跃升,从消费结构来看,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阶段,耐用品消费需求达到饱和状态,创新性产品、文娱产品、医疗保健产品消费处于需求增长阶段,居民消费结构正处于转型上升的阶段。

  缩小收入差距

  当前我国已经处于后工业化时期,国内消费需求已经趋于饱和,需求增加、产业进步、经济增长更多依赖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因此,通过“限高、扩中、提低”,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是鼓励创新,增强经济发展韧性的必要选择。

  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有助于提高经济发展韧性。消费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之一,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起着压舱石的作用。尤其是疫情以来,我国面临着内外发展的双重压力,保障国内消费,是实现内外循环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可以促进社会总体消费,提升居民的购买能力,扩大市场消费规模,增加市场消费潜力,进而带动产业多样化发展。另一方面,居民收入的提升,促进了需求的多样性和总量的增加,推动消费升级,同时,提升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又倒逼企业产品质量提升,进而提升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和创新力。

  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有利于推进区域融合发展。当前区域融合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城乡的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难题的关键就在于收入分配差距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缩小,有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人员返乡就业、返乡创业、返乡建设。

  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有助于人力资本累积,提升经济发展活力。经济增长依赖于人力资本的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低生育率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会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教育投入,这将从总量上提升我国人力资本的投入,提高全社会的教育水平和劳动力素质,增加就业的同时,又能反哺产业的发展,提升产业的生产效率和研发效率,并进一步提高劳动者收入。

  规范财富积累机制

  要促进共同富裕,收入分配就要有秩序,财富积累要合规。具体而言,财富积累机制应该从两个层面来推进:一是道德层面,鼓励先富带动后富,让功成名就的带头人回到乡村,回到落后地区,带动经济落后地区找到致富路径,实现脱贫致富,要在舆论上弘扬,政策上支持这些先富带动后富的积极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富裕的氛围。

  二是法治层面,以法治化、市场化激励的方式,来推动共同富裕。比如深化收入分配机制,在税收制度上推进削峰填谷,让高收入者多缴税,低收入者少缴税,工资税可以考虑同步于通胀率;完善社会托底政策,通过社会保障制度来给低收入者兜底,防止因病返贫,也通过健康、教育的投入,提高人民体质,从长期看,这些投入都将转化为财富和生产力。

  在这两个层面,应该以法治规范分配制度为主,以道德引导共同富裕为辅。而在法治层面,税收改革和民生保障改革需要双管齐下,因为从财政层面,税收改革关系到政府收入,而民生保障则关系到政府支出,收支平衡,才能从长期引导分配制度改善。也可以从道德和法治层面进行组合引导,如通过免税来激励慈善捐赠等。

  但是应当特别关注的是收入分配制度对我国经济发展韧性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讲,对于科研工作者、国防、军队等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人才,应该根据国家发展战略,通过精细化、个性化的税收方式,避免打击相关从业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比如采用专项附加扣除的方式,将整个家庭成员的收入状况考虑在内。

  不容置疑的是共同富裕的核心依然在于提低和稳中,适当增加高收入群体的税负,而从分配结构上看,分配应该更多倾向于知识经济和科技创新,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来提升知识创新的价格,激励和引导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从分配内容上看,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让劳动者赚更多的钱,以此壮大中等收入群体。

  完善制度保障

  除了道德和法制引导,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进共同富,更要完善制度保障。税收方面,要完善税收分配制度,优化税收结构,提高直接税的比重,相比于间接税,直接税是在最终消费环节征收的,对收入的调节力度更大,因此,应当利用好直接税的工具,加大对偷税漏税等人员的惩罚和告诫力度,通过失信人黑名单、限制从业等,起到对大众的示范效应,营造公平分配的氛围,合理收入、合法缴税。除此之外,房产税税收制度、遗产税和赠与税等财产性税收在削弱财富的代际传递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财产税或者慈善、捐赠等第三次财富分配的方式,对形成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

  社会保障方面,要建立和完善保基本、全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其中涵盖了就业、社保、养老三个重要的方面。首先,应该根据现有的经济发展和就业状况,促进就业,同时放宽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条件,缩小城乡间、行业间和地区间保障待遇差别。其次,增加社保兜底面,增加社保覆盖面,完善医保制度,增加健康投入,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增加人力资本的积累率,降低人力资本的折旧率。最后,发展健康产业、养老产业,既能保障老年人生活,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又能促进健康产业的发展,并为年轻一代减轻负担。

  公共服务方面,要促进公平正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促进社会公平,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内涵,不仅能够改善社会预期,更能提升居民的消费倾向。一方面,要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通过数字化技术、简政放权的政策,不断促进公共服务模式的创新和体制的改革。另一方面,加大普惠教育保障,改进职业培训,健全多主体、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完善三位一体的医疗保障体系。

  最后,推进共同富裕需要建立在现实国情基础之上,统筹民众与社会需求,把保障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避免纸上谈兵、空想主义,要在提高经济发展韧性,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保障水平。同时,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公共服务建设的经验,防止落入“福利主义”养懒汉陷阱。

关键词阅读:经济

责任编辑:卢珊 RF10057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