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山东国信2022年四季度债券投资策略报告

  宏观经济展望

  在经历过2022年二季度国内一轮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反弹以及疫情得到控制后,2022年三季度国内经济处在弱修复的状态中,积压订单的集中释放短期对经济修复起到一定带动作用,但“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压力没有得到完全缓解。三季度国内经济运行呈现出以下特征:外贸增速回落,拐点或已临近,主要受到国内供应链相对优势弱化、海外紧缩政策抑制外需的影响;在政策支持和产业技术升级的带动下,制造业投资增速保持了韧性;项目开工速度加快、资金充沛持续支撑基建投资增速,基建有效发挥了托底经济的作用;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受损叠加对房地产前景预期不佳,地产行业仍处于困境之中,房企投资意愿低迷,房地产作为支柱性产业,其景气度下滑对上下游产业链企业产生持续冲击,次生影响显现;消费需求依然疲弱,从新增确诊病例数来看,虽然三季度国内疫情并不像二季度那么严重,但还是出现了大连、成都、深圳等城市因疫情而静态管理的状况,干扰了消费的修复,此外收入预期转差导致居民消费意愿还是不强;全国持续高温、南旱北涝的极端气候现象对工业生产造成一定扰动,四川等地区出现电力短缺的状况,电力和燃气生产加速,汽车和产业升级相关行业生产活跃,其他行业则普遍较弱。总体来看,国内经济还处在缓慢复苏的阶段,地产困境和疫情扰动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稳增长的政策基调短期内不会改变,经济修复的进程依赖于稳增长政策协同发力的成效。

  城投行业情况

  今年基建将继续承担托底经济的角色,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增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加、地方债发行进度提前,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受疫情冲击、留抵退税等因素影响,1-8月全国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有所下降。今年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各地区域的融资环境特别重要。

  6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省级政府对本地区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负总责,省以下地方各级政府按照属地原则各负其责。”这进一步强化了“全省一盘棋”的逻辑。在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城投债的风险管控已经切割到各省份,如果弱省份弱城投发生债券实质违约,跨省份的风险传导性不大,但会一定程度上造成估值波动。很多省份已经发布了关于加快城投公司整合与转型的文件,随着政企信用分离的推进,市场机构对尾部城投债券违约、展期的预期逐渐加强。

  今年以来,贵州成为全国城投债务化解新思路的试点省份,遵义成为贵州的排头兵。此前,各地城投对银行贷款和非标债务展期遮遮掩掩,如今以贵州为试点打明牌,此后或许会在其他类似贵州的省份做银行贷款和非标债务展期工作。类似银行和非标债务,城投债的风险出清不一定是直接躺倒违约,更大概率会采用展期的方式,例如瓦房店采用债券置换的方式“展期”,呼和浩特采用私下协议的方式“展期”。对于投资者来讲,债务展期肯定不是最优解,投资者需要避免“下不了车”的局面。目前的城投债,全国撒胡椒面式的分散投资只会增加风险,集中筹码投资几个省份更优,简单来讲就是投资产业发展前景好、增量资金流入多的区域。

  城投债发行方面,今年的城投债再融资政策维持收紧状态,城投债增速放缓。目前城投债再融资政策收紧,主要是结构性问题,这个结构性问题体现在区域分化、信用等级分化,在总量上仍然会保持城投债滚续。

  今年,投资者继续“抱团”城投债,一度发生“抢券”行情。地方党政领导负责制、换届之年维稳需求、基建发力和保障城投合理融资,为城投信用提供很强的支撑,是投资者集中“抱团”城投债的重要原因。体现出来的结果就是,城投债的收益率下行、信用利差压缩,中债隐含评级AA(2)以上的1Y、3Y和5Y期城投债收益率、信用利差分位数均降到2016年以来的极低值。

  目前来看,过度信用下沉性价比较低,拉长久期可能会承担较大的估值风险。在各方面允许的前提下,可以把握好风险适当下沉信用资质,配置短久期城投债。

  地产行业情况

  2022年前三季度,地产行业政策在“房住不炒”定位下力求稳定房地产市场。各监管方持续释放维稳信号,力图改善房地产企业融资环境,但弱资质房企融资环境并未得到明显改善。地方政府为促进住宅销售不断推出需求刺激政策,但是目前全年销售面积和金额大幅下滑已成定局。三季度随着问题住宅项目增多,“保交付”成为新的政策重点。

  房地产市场下行和房企现金流紧张,导致房企2022年拿地金额大幅缩减,新开工、施工、竣工面积,房地产开发投资金额均同比大幅下跌,跌幅日深。这一经营困境也反应在资本市场上,金融机构对地产发债企业仍十分谨慎,除了优势央国企融资能力加强以外,非国企的公开债务融资、信托融资均是大幅净流出。

  融资端不断抽血和经营净现金流恶化,使得三季度资质走弱房企名单不断扩大,违约和展期房企数量进一步增加。

  展望2022年4季度,目前的政策无法改善房企困境。居民收入下滑和预期转弱让大部分城市住宅销售陷入长期衰退,这也直接导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下滑。具体来看,不同城市、不同所有制以及不同杠杆率的企业间分化严重,经营不善的企业将加速淘汰,风险事件仍将增加。在此过程中建议规避经营不稳健的房地产企业。待风险事件相对充分暴露,且行业的融资和销售情况出现显著边际性好转再行介入。

  投资策略

  基于对经济周期与货币信贷周期的判断,结合目前利率的分位数水平,2022年四季度债券市场的投资机会较难把握,短期债市调整的压力不大,但是中期来看利率易上难下,债券配置价值降低,短期做多的赔率和胜率也不高。除了对信用扩张边际变化和货币政策落地情况的跟踪外,市场格外关注地产行业增量信息和疫情的反复情况,这两点是制约国内经济有效修复的主要阻碍。

  2022年是宽信用逐步兑现的一年,与利率债相比信用债收益率变动幅度更大,在政策环境和配置力量的共同作用下,今年信用利差已明显收窄,考虑到性价比,不宜再进行激进的资质下沉。地产债方面,部分债券已经跌出性价比,但行业走势依旧不明朗,政府明确房地产企业基本融资需求要得到满足后,房企融资环境略有改善,而地产销售情况则仍不乐观,同时机构投资者一刀切式的禁投限制也对相关资产定价带来影响;城投债方面,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财政资金加快投放,城投债务风险由省政府进行统筹解决是大势所趋,各类统筹工具与权责统一机制逐步建立,城投债大面积违约可能性极低,政府债和基建是当前宽信用、稳增长的主要载体,市场对城投债的认可度将会延续。

  综上,考虑到货币信用周期的切换,在经过三个季度流动性极度宽松的市场环境后,货币市场利率波动或将放大,年底存在资金面收敛的风险,要适度控制产品杠杆水平;调整组合久期至中性,降低产品净值波动,部分投资高评级存单,补充流动性和收益。房地产债券迎来政策面的拐点,但不宜信用下沉,可在负债端稳定的条件下,投资头部企业,久期不宜过长。城投债整体上也不宜做过度信用下沉,但针对区域性板块,尤其是自身有相应区域资源禀赋的投资机构,可以在深度研判区域产业经济、控制信用风险的前提下,进行对应的信用挖掘,控制久期,以获取阿尔法收益。

责任编辑:卢珊 RF10057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