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三周年记:破旧立新,信托业有这些变化……

  时至今日,资管新规正式出台已有三年时间。

  资管新规过渡期将于2021年底结束,近三年来信托产品构成已有较大变化,通道类业务持续压缩、房地产业务限制规模、融资类业务规模大减、标品信托快速发展。受访人士预计,今年这一态势还会延续下去,融资类规模将继续断崖式压降。

  资管新规落地满三年。

  3年前,中央深改委通过《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称“资管新规”)。同年4月27日,经国务院同意,资管新规由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联合印发。

  2020年,为平稳推动资管新规实施和资管业务规范转型,人民银行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部门审慎研究决定,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底。

  总的来看,“资管新规”对各类资管机构的影响不尽相同。在产品维度上,影响较大的主要是银行理财产品、证券公司资管产品、信托产品三类;相对而言,基金公司、私募基金和保险资管变化不大。

  那么,具体到信托行业,三年来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成绩单?转型发展过程中又有哪些难点待突破?

  产品结构优化

  业务模式破旧立新,资管产品新旧更替。资管新规发布三周年,融资格局、市场格局、行业格局均发生了重大变化。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在近期发布的一篇报告中指出,资管行业转型发展呈现出“三新”特征。其中之一便是业务模式回归资管本源。去通道和去嵌套取得显著成效,刚性兑付预期逐步被打破,投资杠杆率有所下降。

  对于信托产品来说,从功能和投向上均向好的方向发展。从投资功能来看,事务管理类信托中不合规部分是重点压降对象,因此其在三大类别(另两类为融资类信托、投资类信托)中降幅最大。

  事务管理类信托产品包含了以监管套利、隐匿风险为特征的金融同业通道业务。“资管新规”实施之后,事务管理类业务量占比明显下降。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末,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为9.19万亿元,较2017年末历史高点15.65万亿元减少了41%。2018年至2020年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连续三年保持压降:2018年压降2.4万亿元,2019年压降2.6万亿元,2020年压降1.46万亿元。

  除了事务管理类信托产品,融资类产品规模近期压降较多,逐步回归信托资产管理本源。长期来看,逐步压降融资类信托也是信托公司回归本源的转型目标。

  金乐函数信托分析师廖鹤凯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资管新规过渡期将于2021年底结束,从信托产品的构成上来看近3年已经有较大变化,通道类业务持续压缩、房地产业务限制规模、融资类业务规模大减、标品信托快速发展,今年这一态势还会延续下去,融资类规模将继续断崖式压降。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研究室袁增霆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阶段很多信托公司的产品结构已发生明显调整,这种情况可能导致短期来看新增项目规模会有大幅下滑的可能。业务布局较为多元化的机构容易实现平稳过渡,而此前过度依赖被压降业务的公司则会陷入困境。

  促进直接融资

  有分析认为,资管新规鼓励资管产品投资标准化资产,限制非标资产投资,有助于改善直接融资内部结构。此外,资管新规打破刚兑还为进一步发展股票市场、提高股权融资占比提供助力。

  数据上看,三大类别信托产品中唯一保持规模和占比同时增长的是投资类信托产品。2020年末,投资类信托产品规模为6.44万亿元,较2018年3月的6.05万亿元增加了6.6%,占比从24%提升至32%。投资类信托在三大功能产品中已占据近三分之一份额,预计未来这一份额仍将提升。

  从资产投向来看,投资标准化金融产品的资金信托逆势增加,资产投向发生两大变化:

  一是房地产信托规模增长态势逆转。2018年一季度末房地产资金信托规模为2.37万亿元,2020年末房地产资金信托余额微降至2.28万亿元。

  二是标准化金融产品趋势开始显现。尽管资管新规出台之后的2018年到2019年,标准化资产投资规模亦经历了一个快速下降的过程,但是随着股票市场的回暖以及监管部门的政策引导,2020年标准化金融产品投资趋势开始显现。

  不过也有不愿具名的行业观察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在证券市场波动较大的背景下,信托公司这方面的转型依然面临较为困难的状况,而这种情况也将进一步加剧信托业的内部分化。

  相关数据显示,在股票、基金、债券三大品种中,资金信托主要流向债券市场,2020年末投资债券规模为1.49万亿元,占比66%;投向股票的资金信托余额为5350.77亿元,占比24%;投向基金的资金信托余额为2343.51亿元,占比10%。2020年末,标准化金融产品投资的资金信托余额为2.26万亿元,同比2019年末增长15.44%。

  用益信托研究员喻智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受投研能力和投资者接受程度的限制,目前信托资金主要配置在债券等固收类资产中。

  “对于一部分信托公司来说,投资类业务布局较早、体系完善,先发优势明显。”廖鹤凯指出,投资类业务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具有先发优势的信托公司往往都做了较多的布局和尝试,才摸索出适合自身特点的业务。

  历史性关键点

  对于经历过多次整顿的信托业来说,如今又走到了一个历史性的关键点。

  “减速提质”是信托行业当前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长期来看,如何摆脱困境,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也是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2019年12月25日召开的2019年中国信托业年会上,银保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黄洪亲自表态,目前是信托第七次行业整顿。

  自1979年恢复运营以来,信托行业已有超40年发展历程,且已经过6次行业整顿。在历经6次行业整顿之后,信托行业不仅准入门槛提高,定位更加清晰,机构数量也出现大幅收缩。严格管控机构的不合法不合规行为,是鼓励合法合规的信托公司继续发展壮大,也是监管的初衷所在。

  有信托业内人士表示,与之前几次整顿不同的是,监管机构和行业对信托的本源和定位已有了深刻的认识,对于信托公司该做什么已有明确的要求。信托行业要生存,就必须抛弃旧有的直接融资间接化、投资业务融资化、表外风险表内化等模式。

  “从2020年以来行业出台的各项监管措施来看,也是监管部门对行业情况有了通盘掌握之后的审慎之举。”该人士进一步指出。

  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张荣芳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或许行业变迁后,有的业务类型可能会成为历史。但无论怎样,信托法律关系及信托制度运用必定会有更加光明的前景。”

  近些年,服务信托、慈善信托、家族信托、绿色信托等越来越多的信托业务被人们所熟知。中国信登数据显示,以资产证券化产品为代表的服务信托规模占比已从2020年初的30.13%上升至2020年末的46.58%;2020年末家族信托规模较年初增长80.29%,连续四个季度上升;据初步统计,2020年新增绿色信托项目数量360个,新增规模将近1200亿元。

关键词阅读:信托业

责任编辑:窦晓芸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