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陆家嘴信托总经理崔斌:下好“转型”这盘棋要抓住三个关键点

  编者按:

  身处转型“深水区”,信托业2020年过的还好吗?

  步入2021年,信托业如何实现华丽转身?

  面对财富管理新时代,他们准备好了吗?

  结合不同信托公司转型期间自身的特点,《国际金融报》记者近期邀请了不同业务条线的负责人,来谈一谈他们理解的转型,聊一聊背后发生的故事,探一探未来发展可行的突围路径。

  走过不平凡的2020年,步入充满希望的2021年,信托业如何“华丽转身”备受业界关注。

  “在制定新战略发展方向时,即使外界风云变幻,我们也希望能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坚守信托本源,积极拥抱行业转型。”陆家嘴信托总经理崔斌近日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整体来看,在资管新规统一资管产品监管标准、打破刚兑、净值化管理的背景下,信托公司亟待进一步提升大类资产配置的专业管理能力,构建核心竞争优势,逐步打造和丰富标准化投资产品线。

  那么,对于做“非标”业务出身的信托公司来说,其资本市场之路打算怎么走?当企业和家族财富的传承成为迫在眉睫的现实需求,信托公司又该如何赋予本源业务家族信托以新的生命力?

  转型要抓住三个关键点

  从监管层面看,资管新规及其配套细则的出台,无疑已为信托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崔斌看来,一方面,服务信托有望成为新常态下信托业务转型的重要方向,信托公司可发挥自身在风险隔离、账户管理、财产独立等方面的制度优势,为委托人提供高质量的受托服务,帮助客户实现财富保值、增值、传承和分配。

  另一方面,投资类信托也迎来了发展契机,资本市场有望成为信托转型的重要领域。目前已有很多信托公司加大对标准化资产投研资源投入,积极尝试各种业务模式,推动信托业务由融资模式向投资模式转型。

  在展业思路方面,崔斌告诉记者,信托公司需要实现“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型;产品形态方面也要进行从“单一融资”到“组合投资”的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科技作用的发挥在以往展业过程中长期被信托公司所忽视,而如果想要真正实现由“传统模式”向“科技赋能”转型,必然需要在这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制定新战略发展方向时,即使外界风云变幻,我们也希望能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坚守信托本源,积极拥抱行业转型。”崔斌颇有感触地告诉记者。

  在崔斌看来,下好“转型”这盘棋在于抓住三个关键点:

  投资端方面,加快标品信托业务布局,着力提高债券、股票、基金等产品投研能力,丰富投资策略,扩大投资范围;

  在资金端,积极实施产品净值化管理,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严格落实产品适当性销售,提高资金募集效率;

  在管理端,则需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建设,提升对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管理水平。

  可以说,这也与资金信托新规征求意见稿中倡导的信托转型方向不谋而合。

  标品业务的内涵与难点

  具体到业务层面,有资深信托研究人士曾对记者表示,在“非标转标”的指引下,对于资金信托业务来说,非标业务中的非标投资以及标品业务中的标品融资和标品投资都是2021年及以后信托公司业务转型的重要方向。

  对于服务信托来说,以资产证券化业务为例,可以发挥信托财产隔离的制度优势,盘活存量资产,提升信托服务品质。

  对于投资类信托,崔斌告诉记者,股权投资和资本市场业务是主要发展方向,有利于信托打造投资管理核心竞争力,真正实现“卖者尽责、买者自负”。

  以陆家嘴信托为例,未来创新转型将主要集中于“三个突破”:在资产证券化领域,不断丰富基础资产类型,打造ABS全链条增值服务;在股权投资领域,发挥股东产业背景优势,开展房地产真实股权投资;在资本市场领域,努力提升受托管理能力和主动投资能力,丰富产品形态,推进转型发展。

  “战略发展方向上,信托公司应在传统融资类业务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对资本市场投资类业务的布局,扩展能力圈,将非标的投资优势向债券及权益等领域进行适度延伸。”崔斌对记者强调。

  换言之,在资管新规统一资管产品监管标准、打破刚兑、净值化管理的背景下,信托公司亟待进一步提升大类资产配置的专业管理能力,构建核心竞争优势,逐步打造和丰富标准化投资产品线。

  对于信托公司发展标品业务的困难之处,崔斌对记者坦言,往往在于从公司层面对标准化业务进行定位,毕竟标品业务已有银行、基金、券商作为竞争者,竞争不可谓不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信托公司做标品业务,可投研一体,结合自身非标在房地产、政信方面的深耕优势,实现差异化经营”。

  具体来看,包括围绕资本市场挖掘“固定+浮动”类资产,打造“固收+”产品线等方向。产品力对应到资产端就是资产获取能力、资产管理能力、资产配置能力及风控能力。

  逐渐建立全资本市场产品线

  现阶段,市场已在一定程度上关注到了信托在资本市场的参与。那么,信托公司的资本市场之路如何走才能做到行稳致远?

  对此,崔斌指出,只有逐渐建立全资本市场产品线的规划才能树立品牌,做大做强,逐步健全现金管理、固收(类固收)、权益TOF/FOF等全系列产品线。

  记者了解到,信托在资本市场的参与主要分为固定收益类及权益类产品。

  在崔斌看来,对于标准化固定收益类产品,信托公司可充分结合自身在房地产、基础产业方面的优势,培养自身标准化固收的主动管理能力。同时该类产品也更加符合信托客户的购买习惯。

  “从业内数据来看,固收类的标准化产品是目前信托公司开展主动管理类投资业务的主流,已有几家信托公司做的较大且在该类业务上产生规模效应,产品规模在200亿元以上。”崔斌称,“长远来看,我们认为自建团队做标准化固收业务可能会优于固收类TOF产品,我们采取的思路是双管齐下。”

  而相比之下,标准化权益类和混合类TOF或FOF主动管理业务则起步较晚,主要是以前类似阳光私募等证券通道业务开展规模较大的信托公司,在与各家私募管理人长期合作的基础上逐步从通道向主动管理类转型。

  不过,崔斌也对记者指出,信托公司创设权益类的TOF产品,出发点是丰富自身产品线,进而实现真正从资产管理向财富管理转型。可以通过长期跟踪、自营跟投培育、借助机构自身优势等方面,为客户选择与其风险偏好相符的优秀私募基金,比如量化对冲策略等收益特征和信托客户群体天然契合的产品。

  对于该类产品如何做出信托公司自身的特点,崔斌表示,由于信托公司不存在经纪业务,在不考虑交易量的情况下,更多关注产品收益风险的平衡,使得信托公司成为该领域产品最有潜力的渠道之一。

  “对于券商指数收益凭证、量化指数增强、可转债等更具有弹性的品种,可以逐步在宏观大类资产配置的指导下,进行择机发行配置。”崔斌进一步指出,将业务范围拓展至全天候混合类FOF产品和权益TOF产品等,同时拓展银行代销合作,逐步形成规模效应。

  赋予家族信托生命力

  当前,伴随中国家庭财富的迅速增加,中国创一代集中步入退休阶段,如何实现企业传承和家族财富的传承成为迫在眉睫的现实需求。

  据中信登统计,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家族信托备案存续规模已突破1000亿元大关,成为信托行业第四大特色业务。

  崔斌告诉记者,家族信托服务于超高净值人群,追求的是长周期资产的安全和收益的稳定,同时客户也希望享有更多权益,包括全市场优质产品,甚至是否有可能实现较高的收益水平,部分客户还希望拥有一定信托投资的参与度。

  “基于此,任何一个信托公司的现有产品线均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崔斌告诉记者,这对信托公司产品线的丰富和优选提出了更高要求。信托公司需要通过内部开发新产品、采购外部优质产品等方式补足产品线,从而满足信托业务发展需要。

  记者注意到,面对复杂投资环境和多元配置需求,高净值客户需求呈现出财富目标更成熟、资产配置意识增强的特点,财富目标从“创造更多财富”演变成以“财富保障”和“财富传承”为首要考量,在这种情况下,也更加注重考察金融机构的专业性。

  “因此,金融机构要提升包括风险控制、产品筛选、资产配置、优化客户体验在内的四大专业能力。”崔斌进一步指出。

  对于本源业务家族信托可能带来的契机,崔斌表示,家族信托业务的出发点是服务于客户的财富管理、财富传承、风险隔离等需求,从根源上不同于以资金信托形态存在的资管业务,不适用于资金信托新规,将更有利于信托公司从业务本源进行结构设计和资产配置,从而推动业务发展。

  崔斌进一步指出,“未来我们将拓展家族信托财富形式,优化家族信托顶层设计,丰富家族信托传承工具,发展家族信托金融科技。这些变化都有利于信托公司深化家族信托内涵,扩大家族信托业务的外延,摸索该业务的持续盈利模式,实现良性循环,赋予业务自身生命力。”

关键词阅读:信托公司 崔斌 风险隔离 企业传承 产品线

责任编辑:卢珊 RF10057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