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公司转型步入快车道 大量优质资产无法证券化

摘要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各行各业均受到不小的冲击,信托业也在所难免。为了降低疫情的冲击,信托公司纷纷调动资源,积极探索线上服务、发力金融科技(FinTech),信托公司的转型步入快车道。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各行各业均受到不小的冲击,信托业也在所难免。为了降低疫情的冲击,信托公司纷纷调动资源,积极探索线上服务、发力金融科技(FinTech),信托公司的转型步入快车道。

  信托最新研报显示,为拓展线上服务,目前已有多家信托公司推出自家APP,APP在收集客户数据、跟踪客户投资习惯、构建精细的客户画像等方面发挥作用。但短期内数据沉淀不足,对产品研发的支撑能力还有待观察,传统渠道仍是主流。

  2019全年数据显示,资产证券化市场规模继续快速发展,全年发行各类产品23439.41亿元,同比增长17%;年末存量为41961.19亿元,同比增长36%。但云南信托研究发展部总经理王和俊表示,大量可交易或者可证券化的资产无法进行相应的资产证券化操作,最大的原因是无法对基础资产进行特征识别和风险定价,而这正是阻碍个人消费资产和中小微企业贷款资产爆发的根本原因。

  APP短期对产品研发支撑能力待观察 传统渠道仍是主流

  据了解,目前已有多家信托公司相继推出自家APP。疫情期间,信托公司利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为客户提供线上服务,简化业务流程,优化产品界面,改善用户体验。同时,信托制度的灵活性也赋予APP更多“玩法”,从拓展服务场景来看,信托可通过借助APP实现家族信托基于数据的线上化、实时化、智慧化管理,提供联通资产方、资金方、增信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等多元节点的智慧信托服务。

  用益信托研究员喻智曾表示“APP建设是信托公司发力金融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托公司实现客户信息收集和精准营销的一个端口。一是信托产品多为私募,不能公开发行,而APP具备相对保密性,可以较好的满足监管的要求。二是从用户体验来看,开发一款好的APP有助于提升客户体验,提升效率。”

  据财联社记者了解,目前通过信托财富APP等方式可以完成预约、双录、认购、打款等操作,初次购买信托产品的人员,也无需现场面签。信托公司财富募集等业务环节数字化程度较高,在疫情期间,所受影响较小。但是喻智也表示,“APP在收集客户数据、跟踪客户投资习惯、构建精细的客户画像等方面发挥作用。但短期内数据沉淀不足,对产品研发的支撑能力还有待观察,传统渠道仍是主流。”

  针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发展规划》指出,未来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资源做强线上服务,丰富完善金融产品和业务模式,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线上金融服务。进一步发挥线下资源优势,构筑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经营发展模式,加快制定线上线下渠道布局规划和全渠道服务实施方案,实现电子渠道与实体网点、自助设备等的信息共享和服务整合,增强交叉营销、跨渠道服务水平,解决线上线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同时,《发展规划》也指出,要探索相对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在资产管理、授信融资、客户服务、精准营销、身份识别、风险防控等领域的应用路径和方法。金融科技即将步入“深水区”, 百万亿资管市场或将成为金融科技下半场的“大生意”。

  资产证券化发展迅速

  云南信托近日研报指出,2019年资产证券化市场规模继续快速发展,全年发行各类产品23439.41亿元,同比增长17%;年末存量为41961.19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信贷ABS发行9634.59亿元,同比增长3%。企业ABS发行10917.46亿元,同比增长15%,占发行总量的47%。ABN发行2887.36亿元,同比增长129%,占发行总量的12%。

  目前,国内存在多个资产证券化发行交易平台,已经形成多个渠道互补、多产品交织的态势。具体来说,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在监管规定平台发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通常称为公募ABS产品),包括三种类型,即银行间市场发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托做SPV),交易所发行的企业资产证券化(券商基金资管计划做SPV)、银行间市场发行的资产支持票据ABN(虽不强制SPV,但多选信托作为载体)。公募ABS业务目前已较为常态,信托、券商和基金公司均在大力开展。二是准资产证券化(多成为私募资产证券化)产品,即大致遵循了前述资产证券化的流程要求,但省却了少量非核心环节,并通过私募的方式进行发行,最终达到了监管规定平台发行效果,实现了发起主体资产真实出售和资产出表的要求。

  大量潜在优质资产无法进行证券化

  云南信托研究报告也指出,受国内金融抑制和客观经济信息不对称制约,金融服务深化和覆盖远不能满足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需求,典型的如广大的个人消费贷款需求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远远处于金融服务提供稀缺阶段。

  实际上,我国金融资源分配严重不均衡,个人金融和中小企业金融供给犹为不足,相较于发达国家成熟的金融体系,中国消费金融领域和小微企业金融领域仍是尚未被撬动的巨大蓝海。个人金融方面,根据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37.79万亿元,同比增长19.90%,但从中美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衡量(39%/69%),未来空间仍然广阔;中小企业金融方面,2018年应收账款净额规模超过14.3万亿元,由信息技术进步推动的供应链金融展现出了迅速发展的态势,到2020年将会超过20万亿元的规模。

  个人消费贷款和中小微企业贷款资产具备分散、现金流可测等多个利于资产证券化的特征,而实际情况是,上述个人和小微企业贷款资产严重不足,继而能够进行资产证券化操作的基础资产数量也严重不足。2019年数据显示,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中,个人消费贷款仅为260.44亿元,占比仅为3%;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中,小额贷款为1174.64亿元,占比为11%。相比较消费金融和小微企业金融几十万亿元的市场规模,进行了ABS操作的基础资产非常少,大部分的都是尚未能进行交易的潜在优质资产。

  云南信托研究发展部总经理王和俊表示,大量可交易或者可证券化的资产无法进行相应的资产证券化操作,最大的原因是无法对基础资产进行特征识别和风险定价,而这才是阻碍个人消费资产和中小微企业贷款资产爆发的根本原因。基于pre-abs的业务拓展思路,开展资产证券化的机构实际上应该沿着资产证券化业务链条向上游延伸,以求更早介入基础资产的形成,如此方能把握基础资产,从而获得开展该类业务不同于其他机构的核心优势。

  金融科技有望成为突破点

  部分信托公司已经搭建起以数据和科技运营为中心的数据化金融资产管理平台,并以数据积累开展风险定价,继而不断发掘和证券化各类基础资产。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基础数据积累的提高,基于数据和科技运营为基础的个人消费(如3C分期、白领租房、发薪日贷款、农业贷款等)和小微企业贷款(如围绕核心企业供应链上下游的小微企业贷款)已经逐渐成型。通过业已构建起来的信息系统、不断积累的基础数据和逐渐培育的风险定价能力,部分机构已经塑造了抓住基础资产的核心能力。

  资产证券化业务同质化竞争态势明显,各机构之间主要是基于费率的高低、操作效率的快慢来竞争业务,并未构筑自身的业务核心竞争力。作为信托公司,急需改变资产、资金在外,两头无一端可以把握的尴尬现状。在目前市场资金面较为宽松的状态下,能够前端和深入把握基础资产,甚至能够提供一些市场稀缺的基础资产,将会是信托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较优路径选择。塑造基于数据和科技金融为核心优势的资产证券化业务模式,需要信托公司打造自动决策、信用审核、放款、清分及扣款系统,需要信托公司掌握个人消费贷款客户的各类征信数据和围绕核心企业的小微企业各类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数据,并以此来掌握基础资产运行情况,并最终将在信托端形成的上述稀缺资产进展证券化操作。

  云南信托研报指出,围绕数据和科技金融提供ABS全链条服务是未来趋势,具体而言,有如下三种业务模式可供选择:

  1. PRE-ABS模式

  顾名思义,PRE-ABS业务模式的核心就是在基础资产形成阶段就开始介入,提供资金以便基础资产逐步形成,一方面可以主动把握基础资产,另一方面可以更早了解基础资产和设计基础资产载体结构,这些都能够使得将来顺畅的对基础资产进行证券化操作以及获得项目的绝对主导权。针对信托公司而言,可以将公司开展的消费金融业务和在线供应链金融业务过程中在信托端形成基础资产及早留下证券化操作的空间和路径架设,让资产证券化业务部门手握公司独有之优质基础资产,并能够给出基于数据和运营实际的风险定价,将会在ABS市场中占据独有地位。

  2. ABS夹层投资模式

  基础资产形成之后,将会对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行分级、定价和评级,优先档利率较低、评级较高、安全性较好,适合银行、保险等大机构资金,劣后级别一般发起人会自持,而中间级收益率相对较高、评级尚可、完全性有保障,那么,信托公司作为基础资产的发起人、发行人之外,基于对基础资产的认可,也可以以自营资金或者信托资金投资中间级,为自身和客户带来稳健的收益。

  3. ABS资本中介模式

  以各类贷款资产形成了基础资产之后,在发行过程中,或者存量ABS短期盘活或者转让过程中,均有中间短期接盘的需求。信托公司如果基于数据和科技运营发掘并证券化了基础资产,那么,对基础资产的情况就非常了解,对风险的把握也有实质的认识。因此,针对经历完整贷款周期、累计了数据,并有良好表现纪录的基础资产对应ABS产品,信托公司可以以自有资金进行短期持有,开展资本中介业务,以促进产品的流动性或者给予发行留足时间,最终择机通过多元渠道,转售给其他机构投资人,获得息差收益。

关键词阅读:信托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