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信托兑付危机:未清算涉资276亿 新总裁领头清收
安信信托(600816.SH)兑付危机呈现加剧趋势。
11月11日晚,安信信托对上交所问询函的回复公告显示,截至2019年9月末,其到期未清算的信托项目金额276亿元,其中在今年5月20日至9月末的四个多月时间里,就有29个信托项目到期未清算,涉及金额165亿元,占到全部期未清算金额的六成。
对此,安信信托解释称:“产品涉及的交易对手均为合法存续的市场主体,有房地产、股票等抵质押担保或其他增信措施。延期兑付主要因宏观经济形势及市场变化等原因,交易对手或项目未能如期完工或出售,流动性出现问题。”
此份回复源于10月11日,上交所就其产品违约、产品底层资产风险以及公司经营等问题发出了问询函。10月26日,安信信托以《问询函》中涉及的相关事项仍在核查中为由选择了延期回复。
今年以来,安信信托先后两次收到问询函。第一次是在5月22日,安信信托收到了上交所2018年年报事后审核问询函。6月的回复显示,安信信托彼时未能如期兑付的信托项目37个,涉及金额117.59亿。
11月13日,安信信托有关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总裁5月就来了,他积极参与并带头处理清收工作。目前已完成58个项目的兑付,涉及金额65亿元。”
同一天,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安信信托)出现大量集中延期兑付项目,从目前的行业情况来看并不是普遍的。公司是否能够遏制违约情况延续,其对风险项目的处置能力极为重要。”
当天,安信信托的股价跌幅1.61%,收报4.28元,相较于今年3月出现的9.60元高位已跌去过半。
总裁王荣武领头清收
为尽快解决兑付问题,安信信托在上述回复中表示,“成立了以总裁为组长的清收工作领导小组,对每个到期未清算项目分别成立清收组,一户一策,积极清收。”
今年以来,安信信托不仅经历了2018年年报调整风波,还在上半年进行了高层“大换血”。
今年5月底,安信信托公告新一届董事会成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名单,去年10月原总裁杨晓波离职后代履总裁职责的邵明安,被选举为董事长。
高级管理层方面,总裁一职的接任者为拥有银行、保险、信托三个领域工作经验的王荣武,部分中层员工获擢升,跻身新高管之列。梁清德、董玉舸、王岗、陈刚为副总裁,庄海燕为财务总监,陆伟军为合规总监,聘任王岗兼任董事会秘书。
10月底,上述高管陆续获得上海银保监局的任职批复。
据上述回复公告,安信信托对对到期的信托计划,一方面与委托人积极沟通协商信托计划延长期限;另一方面采取多种措施督促用款人及担保人还款。
2018年末,安信信托存续信托项目324个,受托管理信托资产规模2336.78亿元,年内新增123个项目,实收信托合计金额1018.17亿元。
前述安信信托有关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公司一直在推进和处理到期未清算项目的兑付,积极应对,需要一些解决时间。”
“下半年强监管依旧延续,对当前信托公司业务开展影响不小,预计伴随经济增速企稳,信托业的监管重点可能会有所调整。”帅国让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50亿元兜底承诺“掏家底”
上述回复公告显示,截至2019年8月31日,涉诉的信托业务中,安信信托提供担保、远期受让等形式兜底承诺的金额为49.98亿元,其中有8.14亿元由其控股股东上海国之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国之杰”)提供了担保。
安信信托披露了10项兜底承诺的项目情况,其中主要的兜底形式为签订远期回购协议为,部分是签订保证合同或出局流动性支持函。
近50亿元的兜底承诺,相对安信信托的信托资产规模并不算大,但如此“掏家底”的举动,依然暗藏风险。
据安信信托的披露,公司2018年末资产负债率大幅提升,总资产315.36亿元,负债总额为188.15亿元,资产负债率同比上升了24个百分点至60%;2019年6月,资产负债率持续上升至85.23%。
今年9月末,安信信托的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至56.84%,但其总资产出现下跌,较2018年年末下降5.53%至297.91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2018年减少104.15%,为-1.12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安信信托的营收、净利润等核心指标均出现下滑,实现营收5.29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12.80亿元减少达141.96%;累计净利亏损3.45亿元,同比下降1537.5%。
在上述回复中,安信信托还披露了其控股股东国之杰所涉的大量债务违约情况。
截至9月末,国之杰直接负债逾期金额合计约24.2亿,其中2.98亿已达成和解;其余的21.2亿元,国之杰正与相关方积极协商解决纠纷事项。
除上述债务逾期发生诉讼外,国之杰对外担保涉诉金额约19.75亿元,其债权人已经同意展期;0.9亿元为安信信托相关业务提供担保,目前在积极安排还款中。
对于国之杰涉诉而存在的“易主”风险,安信信托在上述公告回复了质疑:“目前不存在所持有的安信信托股份被司法处置的风险,也不存在司法处置导致失去对公司控制权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