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从严界定“非标” 信托业转型有望加速
[摘要] 数据显示,6月末,银行理财投向非标共计约4.3万亿元,极端情况下即便加上所有的非非标1.8万亿元,占理财产品总额(22万亿元)的比例约27%,距35%的监管要求上限仍有一定距离。
时代周报记者 盛潇岚 发自上海
资管新规的重要配套细则出炉。
10月12日,央行发布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下称《认定规则》),是资管新规的重要细则文件,其列举了14项标准化资产,并对标准化资产的五大认定条件进行了详细说明。《认定规则》阐明,之前部分属性较为模糊的业界所谓的“非非标”亦属非标。
上述配套细则将对资产管理机构的配置行为产生影响,有利于切实防控金融风险,尤其将推进信托行业加速转型。
10月14日,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执行所长邢成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实际上按照资管新规的要求,信托公司也是应该启动非标转标的进程,逐渐将原来以非标为主的产品模式向净值化、标准化、基金化来转型。但由于种种原因,信托公司的专业、团队准备上的滞后等等,转型的步伐慢了一些。而商业银行的转型速度是非常快的,而这次的《认定规则》会加速信托行业的转型。”
“非非标”成历史
《认定规则》是此前资管新规的配套措施。2018年4月,为了防范和化解不合规影子银行的巨大风险隐患,引导资管产品回归本源,酝酿许久的资管新规落地。
根据监管要求,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终止日不得晚于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的到期日或者开放式资产管理产品的最近一次开放日,这大大增加了银行理财投资非标的难度。符合资管新规的产品需要做到期限匹配、不再多层嵌套。
此次《认定规则》的主要内容,一是对资管新规的五大认定标准进行扩充和细化;二是对目前市场关注的债权类资产属性划分进行明确;三是对未来其他资产申请标准化资产认定给出相关规定。
华泰证券宏观分析师李超近日认为,作为资管新规核心问题之一,非标严格定义有利于防控金融风险。
其中,《认定规则》给出了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白名单”:指依法发行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固定收益证券,主要包括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支持机构债券、金融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国际机构债券、同业存单、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固定收益类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等。
超市场预期的是,央行严格定义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在与资管新规保持一致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前期模糊不清的部分,银登中心、北金所、理财直融工具、中证报价系统、保交所的产品明确为“非标”。此前银登中心、北金所等相关产品一直被认为是“非非标”,随着这部分产品明确为非标,“非非标”将成为历史。
华创证券固收周冠南团队近期认为,对于传统“非标”资产而言,监管整改已执行了近一年半的时间,认定新政并无相关影响;对于“非非标”,过渡期内区分“存量”与“新增”,即规则发布后就不能再新增“非非标”的期限错配,监管趋严,规模压缩;资产配置利好“标准化资产”,但短期影响较弱,重在长期机构投资偏好的影响;资产证券化、标准化票据等正规渠道的“非标转标”工具或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银行理财影响有限
随着《认定标则》的出台,也将影响各金融机构对资产配置的调整。
上海一家大型券商债券研究员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非标的主要通道是信托,这些产品的资金相当一部分来自银行,但银行理财有35%的非标配置限制,所以一些非标的信托产品去北金所、银登中心挂牌后变成所谓的非非标,银行就不受这个限制可以投。但现在非标认定新规堵住了北金所、银登中心等这类擦边球式的非标新增路径。”
根据国盛证券金融团队的测算,“非非标”产品共计1.8万亿元左右,包括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约2500亿元);银登中心的信贷资产流转和收益权转让相关产品(粗略估计约7500亿元);北金所的债权融资计划(无公开规模数据);中证报价系统的收益凭证(约5000亿元);保交所的债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约3000亿元以内)。
上述产品并非全部由理财产品所持有。
近日,国盛证券分析师马婷婷指出,“非非标”认定为“非标”后,对银行理财业务带来的增量影响有限。数据显示,6月末,银行理财投向非标共计约4.3万亿元,极端情况下即便加上所有的非非标1.8万亿元,占理财产品总额(22万亿元)的比例约27%,距35%的监管要求上限仍有一定距离。
实际上,银行理财的转型早已开始。华东地区一家中型股份制银行理财部门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银行这几年已经不再将非标作为资产扩张的主要路径,转型的力度很大,资产配置策略明确表现为‘非标转标、非信贷转信贷、表外转表内’,这次的《认定规则》对银行理财的影响并不大,这个细则的出现也不是很突然,在监管的整体思路上是连贯的,循序渐进的,市场也没有很惊讶。”
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以来,股份制银行理财规模大幅下降,主要原因就是银行在压缩非标。
加速信托转型
多位受访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各大金融机构中,受影响最大的是信托机构。
华创证券固收团队认为,银行理财一方面将拉长负债久期,减少非标投资,满足资产匹配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可投标的减少会降低理财收益率,或促使银行理财进一步下沉信用资质或部分转向权益市场获取收益。信托及券商对非标的依赖会进一步下降,过去部分以非标投资为主的机构或面临转型,成为高收益债的潜在投资者。
《认定规则》将加速信托业转型。邢成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此前信托公司转型较慢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观上,信托公司还是认为原有的非标型产品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和挖掘潜力,非标理财产品无论从市场需求还是资产端的供给来看都还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因此这种转型的迫切性在主观上不会很强,换句话说,有更熟悉的产品模式可以做,就不愿转向相对陌生的产品模式。同时,从信托公司的专业能力和团队结构上,对标准化的产品还相对陌生。”
“客观上,监管的要求在后来有所松动,弹性似乎大了一些,所以转型刚性也没有那么强烈。在标准化产品基础资产包的遴选、配置上来说,信托公司的转型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转型速度会有些滞后。”邢成指出。
对于市场认为“超预期”的部分,邢成认为:“相对于信托公司人才、物力、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准备而言,会觉得有些超预期,但实际上从内容上看就是监管规章的一个细则和落地细化,并没有说更严格。”
随着《认定规则》的出台,信托业的转型将会明显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