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关键词“画像”信托业
2018年,随着一系列监管政策落地,推动金融去杠杆后,信托通道业务大幅收缩,资产规模同步下降,信托行业面临很大的转型压力。
展望2019年,严监管、缩规模、控风险、谋转型、新布局五大“关键词”将围绕整个信托业的发展。
1 严监管
“严监管”是2018年信托行业回避不掉的关键词,延伸到2019年,监管将进一步加强。
在诸多监管新政中,以资管新规对信托行业的影响最为深远。在降杠杆、去通道的大背景下,彻底打破刚性兑付、禁止产品嵌套、资金池管理、合格投资者门槛上升等规定必然让信托业经历转型“阵痛”。但就长期来看,资管新规对行业发展是利好。
严监管的另一方面,是新政带来的处罚亦层出不穷。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9月末,银保监会对信托业开出的罚单在19张左右,占2017年全年罚单的近九成。
业界人士认为,在强监管的外部环境下,信托公司频繁收到罚单,将对信托公司业务开展带来较大影响。比如,根据相关规定在受托管理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企业年金、担任特定目的受托机构以及开办受托境外理财业务时,对受到行政处罚的信托公司会有限制。另外,行政处罚还有可能影响公司的行业及监管评级。
相关行业人士表示,伴随强监管时代的到来以及泛资产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2019年,信托业既面临一个重要拐点,也处于一个新的起点。“如何发挥行业优势,顺应市场变化,发掘新的业务模式,已成为整个信托业面临的首要任务。”
2 缩规模
2018年,资管新规落地,信托公司压缩通道业务,导致行业资产规模缩水。
截至2017年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突破26万亿元,达26.25万亿元。而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行业管理的信托资产余额仅为23.14万亿元。
2019年,“去通道、降规模”将继续成为信托公司的共识。
上海一家信托公司的内部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2019年,伴随着打破刚兑与去通道的持续深化,可以预见,信托总资产规模依然不会像前几年一样高速增长,而是延续2018年的下降趋势。
该人士进一步表示,整体来看,2019年信托公司的管理规模大幅扩张的可能性不高,要取得收入及利润的持续上升,关键在于是否能进一步拓展主动管理业务,以提升整体报酬率。“相对来说,主动管理能力较强的信托公司,下一阶段发展的优势会持续显现。”
在银信通道方面,小小金融总经理刘小峰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随着资管新规落地,银行理财子公司资管行业主体地位可比肩信托公司,以银信通道业务为主的信托公司将受到较大冲击,带来的结果是银信通道成本上涨,规模下降。
“针对资金端所面临的挑战,信托公司需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借此提高盈利能力,以抵消资金端成本上涨所带来的影响。”刘小峰说,另外,要放弃简单粗放的拼规模增长方式。
相关业内人士认为,对信托公司而言,2018年是夯实基础、梳理隐患的一年。资管新规为信托存量业务留出了“窗口期”,抓紧窗口期的时间使存量业务完全合规化,在2019年也会继续成为信托公司的重要工作。
3 控风险
2018年以来,外部环境变化,加上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长期积累的风险隐患暴露,企业信用违约风险上升,股票质押业务风险凸显,身处其中的信托业也深受影响。
比如,地处江西的中江信托由于连续踩雷政信项目、工商企业甚至上市公司,一度被业内戏称为“雷震子”,触雷项目竟多达两位数。
除了中小型信托,行业龙头中信信托旗下项目也遭遇违约,涉及天房集团2亿元项目到期无法还款,后期经过多次协商,最终有惊无险获得解决。
可以说,2018年,多家信托公司的“踩雷”,在打破刚兑的大背景下是一种难以避免的痛。
刘小峰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2019年,信托行业资金端将面临较大的挑战,信托产品违约现象还将继续,高净值客户对信托产品的投资意愿在降低。
信托行业专家向记者表示,要解决这个问题,2019年,信托公司的核心还是要做好自身的合规管理。一方面,严格按照资管新规开展业务操作;另一方面,强化合规管理,梳理底层资产,尽快破除隐患。
“比如,对于初创企业而言,寻求风险投资是一种常见的做法;对于成熟企业,寻求银行贷款则是普遍的融资方式。”上述信托公司人士如是说,而介于两者之间的一些企业往往会遭遇“找私募成本太高,找银行贷不到款”的情况,而信托则可以通过投贷联动的方式,既能发放贷款,又能入股,从而实现对企业的不同期限、不同性质的组合融资。
在其看来,2019年,信托公司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自己的擅长领域内,找到既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同时又能够带来良好商业回报的实体经济行业,并深耕、发掘行业潜力。
4 谋转型
2019年,信托公司转型的方向:一是脱虚向实,二是强化合规。从大方针上来看,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信托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尤其信托作为目前唯一横跨资本、证券与实业三大市场的投资工具,更要发挥自身独特优势,通过投贷联动、产融结合的方式来支持实体经济产业。
财富管理是转型的一大方向。此前,由于信托行业一度主要成为“影子银行”,其资金募集能力没有得到市场与行业的锻炼。但在资管新规落地前后,信托业已经开始意识到,财富管理作为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财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需求,已经成为信托公司募集资金的重要途径。
上述信托人士表示,尤其在打破刚兑后,吸引投资者购买信托产品就更具挑战性。因此,信托公司需要在财富管理理念、信托产品设计、直销能力建设、财富管理团队布局等方面加大投入,这样才能使信托参与到证券、银行、第三方理财机构等成熟财富管理行业的竞争中去。
2018年信托产品销售“难”字当头。各家信托公司纷纷加大财富中心直销系统的建设,以求自力更生。而2019年,信托公司将继续发力财富中心的拓展和建设。
业内人士表示,明显感觉到各信托公司的财富中心在大幅扩张,客户经理接到的猎头电话也比往年多,基本是同行在相互挖角。
5 新布局
2018年,传统通道业务逐步萎缩,信托公司多管齐下积极谋求转型,比如开始向以消费金融信托为代表的零售业务发力。
从信托登记系统的数据看,2月份以来,消费信托的登记数量明显上升。市场对消费信托的认知度也有了很大提升。
渤海信托消费金融业务负责人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消费金融是信托公司谋求创新转型的一大蓝海,信托公司可以将消费金融机构作为获客渠道。但是,为应对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信托公司需要从单一的“放款人”角色转变为资金的管理者,充分运用私募融资、资产证券化等多种金融工具,向资金端上游延伸。同时,具备强大的风控和合规管理能力是在这一新兴业务领域取得长远发展的关键。
相关信托行业分析师认为,信托公司发力消费金融业务是大势所趋,但前提是要具备合法合规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的理念、先进的IT风控系统、科学的风控模型、专业的团队。
“是否具备强大的风控和合规管理能力,是能否在消费金融这一新兴业务领域取得长远发展的核心要素。”该分析师同时表示,这体现在消费金融业务合作伙伴的恰当选择、服务机构的规范管理、借款人的严格筛选等方面。而风险因素的识别、风控模型的搭建等,都需要信托公司投入相当多的人力物力,对团队专业性要求也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