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30日 11:00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字体:大 中 小】
年薪百万元对于基金经理来说稀松平常,但对信托经理而言可算是质的飞跃。从几年前信托公司经营困难重重,到今天有望与保险业资产规模一拼高下,这一切似乎得益于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
信托经理的日子滋润了,但他们并不希望被世人关注,用他们的话说,“最担心再一次被"管死"。”
百万年薪得来不轻松
与众多大出风头的明星基金经理不同,信托经理通常默默无闻,很少有人知道他们在干什么、怎么赚钱。
“不像大多数基金经理关在办公室,对着电脑搞投资,我们是要自己到处找项目、找资金。信托经理要为公司创收,经常要在外面跑,成功的关键看人脉与资源。”程东一大早坐在自己宽敞的办公室里,与中国证券报记者聊起了信托经理的生财之道。
五年前,因为项目难做、收入少,信托公司盈利模式不清,程东差点跳槽到银行。五年后,程东已成为某信托公司的部门负责人,开始带领一个团队,个人年薪突破百万元。
“如果把与客户的对接看成是前端,运作资金进行投资是中端,项目后期管理是后端的话,基金经理做的事可能是中端,而信托经理则是全程跟踪一个项目,前、中、后端都要积极参与,既要维护好客户关系,又要与信托公司其他部门充分沟通。”程东说。
“找项目靠的都是朋友介绍,人脉积累。”程东直言。而信托公司对信托经理的考核往往也是对一个团队的考核,“比如三五个人组成的部门,一年内要完成多少手续费收入。”
但在对公司的利润贡献上,程东相当自信,“我的团队每年可以为公司创造数千万元的利润。基金经理恐怕远远比不了,除非是在人人都能赚钱的大牛市。”程东难掩得意之情。
前两年从信托公司跳槽到基金公司的小张告诉记者,信托经理的薪资设计与基金经理完全不同。直接影响基金经理收入的是其所管理的基金在行业中的业绩排名,而与该基金的盈利水平关系不大。
“当绝大多数基金都亏损时,你所管理的基金亏得比大家少,那么你的业绩就是好的,照样可以拿较高的薪水和年终奖。信托经理则不同,他们是做一个项目收一个项目的钱。记得我刚开始干信托时,半年都找不到一个项目,除了基本工资之外颗粒无收。如果信托经理所管理的项目没法按时兑付,他是要承担责任的——降薪、受处分甚至追究法律责任。”小张觉得自己跳槽是明智的。
评论区查看所有评论
爱股热帖
实盘直播
焦点新闻
图说财经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