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6月11日 10:22 来源: 财富时报 【字体:大 中 小】
作者:唐君燕
其实,无论面临怎样的压力,在市场面前,公募或是私募并无先天上的业绩伯仲之分
生存,还是消亡,这是私募基金眼下面临的一大考验。2009年上半年,对中国的私募基金们来说,日子过得很不容易。排名、规模压力、业绩分化,再加上监管部门对公募基金“一对多”业务的开闸,私募基金阵营正面临着在两年前风光之后的一次生存裂变。
两极分化
专业基金研究中心好买最新的私募基金报告显示,近一年来,仍有超过一半的私募是负收益,且收益率在-20%以下的产品占到了27%,有38%的产品获得了正回报,其中收益率在20%以上的产品占总数的11%。
从收益实现路径来看,位于最高收益区间的产品中有50%是通过市场上升阶段的业绩反弹弥补前期亏损后获得的;29%的产品在不同的市场阶段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排名,另有21%的产品在下跌阶段严格控制下行风险,反弹阶段稳步追求绝对正收益。其次,大部分业绩处于中间段的产品中,能维持业绩排名的明显减少,多数是在下跌时有一定风险控制,但之后反弹乏力、投资策略不够灵活等。此外,有27%的产品位于-20%以下的最低收益率区间,其中21%的产品在两个阶段均排名靠后。
业绩分化背后的原因,通过好买对探营不同风格的绩优私募公司基本可以寻到一些答案。比如坚持“安全比收益更重要”的金中和公司非常强调下行风险的控制,认为“安全比收益更重要”,对个股设定止损线,达到投资预期就进行减仓。公司对后市总体比较乐观,但同时也会担心9月份以后经济可能会出现二次探底,近期继续看好新能源和有产业并购整合题材的股票。
相关链接:
关于阳光私募的相关新闻
评论区查看所有评论
爱股热帖
实盘直播
焦点新闻
图说财经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