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内地最大的火电上市公司,唯一一家在纽约、上海、香港三地上市的独立发电公司,华能国际(600011.SH)在资本市场的一举一动一直牵扯着市场各方的神经。而今,其股权的微调也同样受到了市场广泛关注。
华能国际21日发布公告称,经国务院国资委等有关文件批准,公司第三大股东福建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下称“福建国投”)所持有的国有法人股108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9%)转让给闽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闽信集团”)。
股权转让后,福建国投还持有华能国际国有法人股5617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66%,退居公司第四大股东;而闽信集团则以受让的0.9%股权成为华能国际新入主的第八大股东。
虽然目前众多研究机构对于电力、煤炭、石化等资源类行业有着景气周期可能见顶的担心,但在包括嘉实服务增值行业基金(第一大流通股股东)、兴和证券基金(第二大流通股股东)在内的众多机构纷纷增仓华能国际的同时,福建国投却出让股权,其意欲何为呢?
尽管关于此次股权转让受让双方关系以及股权转让价格等细节,华能国际在此则股权转让公告中并没有清楚写明,但记者通过查找相关资料,还是发现了很多耐人寻味的看点。
此闽信正是彼闽信。此次的受让方闽信集团正是福建国投旗下的闽信集团(0222.HK),是福建省唯一在港上市的公司。虽然没有具体资料可以说明福建国投直接或者间接持有后者多少股权,但可以清晰的反映出前者是通过旗下名为“贵信有限公司”的公司对后者进行控制的。
“肥水不留外人田,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香港博慧基金投资总监钱徒梓表示。他说,在内地宏观经济继续稳步增长的背景下,即使电力行业景气周期见顶也只能说明行业增长率将从高点逐步回落,而不代表电力行业的整体盈利将大幅下降,这点福建国投也肯定心知肚明,“所以据我估计,福建国投此次忍痛割爱、转让华能国际股权可能源自欲增强子公司闽信集团盈利能力的考虑。”
资料显示,闽信集团近几年的盈利一直停步不前,2004年全年净利润5835万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7%。
“闽信集团是一家以金融、保险、地产、环保、高科技为主体的香港上市企业集团,作为福建国投在香港的对外窗口,这样的业绩显然不能令福建国投满意。”钱徒梓称,“对于福建国投来说,由于此次股权转让只相当于内部流动,所以福建国投对华能国际的话语权实际也没有受到影响。”
而通过受让华能国际股权很快将获得收益,也得到了闽信集团高管的确认。
闽信集团董事长丁仕达表示,对华能国际发展前景乐观。他说:“由于内地对电力需求仍趋紧,加上该公司为内地规模较大的电力企业,预期收购华能国际最快可于下半年为集团带来盈利,预计至明年有关盈利贡献将更充分反映出来。”
据此前闽信集团的公告显示,此次收购华能国际股权价格是每股3.462元(人民币,下同),转让总价约3.74亿元。
早前闽信集团曾宣布,以每股3.32元收购华能国际股权,但因国务院国资委认为收购价格偏低,最终闽信集团将收购价提高至3.462元/股。
20日,华能国际收于6.63元,上涨1.38%;闽信集团收于1.38港元,与前日收盘价持平。
作者:李晶